丹经武学的修真理论(上)

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
2019-03-30

光耀古今的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代表,已经泛波海内外,形成一种时尚一种文化而普及开来,塑造着人文精神,象征和平美好的生活。但至今研究其内在隐涵的较为玄深古奥的学识内容,还是要再三仔细审视察诠,才能洞察其真识。并不是像时人将其看作如何如何简明单纯。其中蕴涵着中华五千年之文明,囊括了中国道家至朴的天人合一观及祖国医学传统系列养生哲理,通过自我行拳来积极地认识自然,健全自我,乃至健康文明,“天行健,寿而康”。 

概言之,循经太极拳已成为人们研习丹经武学的阶梯。对于丹经武学而言,并不是以武克敌。因为丹经武学是“与道合真”的宝贵经验和珍贵的文明遗产,通过习文演武能管窥天地自然界的规律,去除人生的疾苦,颐养天年。太极拳是祖国养生家和丹道家经过千百岁月操拳演武,行血推脉,养气柔体,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。循经太极拳的循经谱文所说的“气脉宣通十二经,养真泛武翻作拳”,意在太极拳的锻炼过程中,每一个动作都在影响着人身十二经的流注循环。十二经是概括人身气脉的代词,包括十二正经、奇经八脉、毛络孙络等周身循缠有度的气脉行经,标志着人的气血盈亏的过程,循经是太极拳的生命。而哺育循经太极拳生命的则是传统的修真思想。即如何修持自我,净化身心的完整理论。 

修真的思想与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传统的“天人合一”观点之上的。古人认为,在遥远的太古岁月之前,宇宙是一个旷然无物的混沌世界。这个世界没有上下的区别,没有物象,什么都不存在,只是一片虚无。古人把这个时期的运化称为“太虚呈象”,也被称作“混沌未开”。经过若干年的运化,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,形成了雾状空间,古人喻为“太素生形”。又过了若干年,世界上了现了一种振动,即传说中的盘古开天。盘古氏挥动巨斧,劈开了浑蒙世界,使清气上腾凝为天,浊气下降结为地。盘古氏的精气形成了日月星辰的天体运化,血脉化为江河湖海,骨肉变作山脉,毛发化为林木。这个古老的传说是古人对宇宙拟人化的描述。

古人用《易经》这部古朴的哲学史书,来认识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变化之规律。太极生二仪,二仪曰阴阳,二气交感,产生万物。古人指出,天地产生之前的宇宙已充满了“太合元气”,亦称“混元之气”。天地生成之后,这宇宙的元气则寓化在天地之中了,这时的先天之气是阴阳未分的混元状态。直至天下万物成形,“太极生万物”,元气也有了“阴阳显化”的运行,交注往返,这时的元气就不再是混元之气,而是孕育万物的真元太和之气。此一气而分清浊,清者是灵光,浊者是精质,清者而成象,浊者而结形。 

宇宙产生阴阳的变化,天上地下形成乾坤之象,二仪歧分之形。经过若干年月,又出现新的变化。地气升腾,天气下注,形成阴阳交感,呈于卦象为地天交泰。产生了生命,即古人所言的“三阳交泰产群生”。天地之气未形成气机交注之前,卦象为“天地否”态。祖国医学认为,人博天地宇宙阴阳二气而剖产性命,入乾道为男,入坤道为女。阴阳感而复生,无有穷尽。人类生成性命之后,全靠真元之气推动肾水周流,润泽周身,靠元气推动血液,循经导脉。人的生命又是由先天后天两大部分组成。先天的元精、元气、元神是生命的前提,它孕育了后天的精气神。气功的修持,是以后天滋养先天。万物水中生,是指先天肾水元气以成人;万物土中生,是指后天生身的水谷之养,即后天的饮食之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