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脉合真

李真阳
2019-03-30

明代也是封建帝制最完整的一个朝代,文化昌盛,吸收了以往千百年的精华。道家的《道藏》和佛家的《大藏经》、《明·永乐大典》、李时珍·《本草纲目》均完成于明代。在这一背景下,国术修真与武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,走向了“圆融三教、九脉合真、万法归宗”臻于完善的时期。当时九大派系以龙虎堂为主持,举行了武林中一次规模盛大的秘密集会。九派之外还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小流派,如海上七星、寒外十三绝……也参加了这一盛会。会上进行了修真武学学术上一次大的变流和融合,解决了数百年来武学与修真上的分歧,总结了可以经捷途直入巅顶的修真系统。古人并不保守,当时各派盟主把本派的精华全部拿出来进行研讨。交流既往,削繁取真,最后,九宗合为一脉,留下“武库遗真”和“九宗汇元”两部惊天动地的著作,完成了唐以来的圆融之势,使大道一统,真如一尊,构成了“一脉真谕”,从而使万法归宗,万乘如一。这在武林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,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。这段史实称之为“九脉合真”。九脉合真就是九宗合为一脉,留下的一脉称之为“一脉真谕”,亦名“三界修真法,万乘统元功”。九脉合真后,留下了牙牌三千六百面,记录了许多修真中的内容。“武库遗真”等书用谱文等形式记载了当时九脉合真的盛举。《神兵武库》录记出历代传统兵器图谱,系分36科,总汇三千余种,勾描出武姿神韵。丹道的饰物中又以环佩弹印剑壶……寓藏其隐。国术修真历经数百年而达致九脉一统,由此可看出其源流深广,内容丰富,系统完整,自具一代宗风之神韵。也是文化、美学、艺术、哲识、社会、生活、道德、人生、灵态聚集交融孕育而出的明珠,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隐真举态。

一脉真谕 一代正宗,多少年为何隐于山野鲜为人知?这是历史上出现的断代现象所造成的。当时历史背景下,明朝急转直下,被清朝所取代,时局急剧更迭,武林的正宗来不及把九脉合真的科研成果公诸于天下,只好把“一脉真谕”手本刊刻封藏石壁。明末清初,武林中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卷入反清复明的运动。武林争杀,遗于碧野,多少豪杰尽染红尘。特别是雍正年间“刺王杀驾”后发生了血洗武林的浩劫,不少武林门派隐于江湖。而当时,“一脉真谕”之宗风早已转入地下,迹隐山野,遁迹流沙,在清代的武学中,一直沉迹而不现,只在宗脉嫡系中口口相传,密授承袭,延传于今世。